■ 在房地产行业最炙手可热的时候,杜锦豪决定转行做药。当时的中国新药市场,和美国新药市场有着代际的发展差距。一批有识之士也是在这个时候决定从国外回来,带着海外的学术背景和经验创业。上海张江,是他们的首选
■ 获批上市当年,甲磺酸伏美替尼片销售额就超过2亿元。第二年,这个数字变成近8亿元,第三年近20亿元,第四年35亿元。曾经他闭着眼、不求回报砸进去的钱,现在又回到了公司的账面上,支持着艾力斯继续投入研发
有个关于“艾力斯”的故事流传深远。2020年,这家已在张江经营了16年的民营生物医药企业即将登陆科创板前夜,有人根据艾力斯在互联网上有限的披露信息和招股书,发出疑问:零产品、零销售,三年亏5亿元,艾力斯凭什么敲开科创板之门?
今时再访艾力斯,就像是看完一部“爽文”小说。位于浦东周浦镇凌霄花路的新总部大楼宏伟现代,建在江苏启东的工厂宽大敞亮,公司核心产品小分子靶向抗肿瘤新药甲磺酸伏美替尼片上市后,一线治疗适应症与二线治疗适应症均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。根据2024年艾力斯发布的业绩快报,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.58亿元,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.24亿元。
过去20年里,但凡有一次,艾力斯董事长兼总经理杜锦豪说出“放弃”两个字,千千万万肺癌患者就可能永远等不到这款国产抗肿瘤新药。
转行初心是“国药治国人”
杜锦豪今年70岁,和许多生物医药企业的创始人都有海内外药学学术背景不同,他此前是个地产商。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,他在上海开发过楼盘,做过建筑总包,浦东香格里拉是他盖的,静安嘉里中心也是他盖的。但就在房地产行业最炙手可热的时候,他决定转行做药。
2000年初的中国新药市场,和美国新药市场有着代际的发展差距。一批有识之士也是在这个时候决定从国外回来,带着海外的学术背景和经验创业。上海张江,是他们的首选。
在杜锦豪决定作为投资方下场寻找一起做药的合伙人时,启东同乡郭建辉进入了他的视线。郭建辉一直在美国从事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,并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(NIH)终身科学家荣誉。
郭建辉想回国创业,仅仅与杜锦豪在美国见了两次面,两人奔着“国药治国人”的初心,达成了合作的共识。 2004年3月22日,名为艾力斯的医药企业在张江完成注册,一个月后的4月29日,郭建辉回国,成为艾力斯的首席科学家。
起初的几年,艾力斯和绝大多数国内的医药企业一样,靠仿制药赚钱,补贴创新。然而几年下来,在高度饱和、竞争激烈的仿制药市场里,艾力斯并没有赚到钱,但新药研发的支出又不能停。人员的工资、场地的租金、设备的费用,以及数不尽的试剂耗材……杜锦豪的投资从起先说好的5000万元,到2亿元,再到更多的2亿元……
2012年的春节,是艾力斯成立以后迎来的第七个春节。隆隆的鞭炮声中,艾力斯的实验室仍在坚持运转,第一个新药,还在襁褓之中。
但命运留给郭建辉的时间已经不多了。
研药也要有“大产品”思维
从艾力斯成立以来,这对启东老乡始终保持着“背靠背”的关系。杜锦豪笑称,自己的作用就是掏钱,具体的研发事务一概不管,全权交给老郭。
今天回过头看,这是科技领域超前但非常科学的合作方式。杜锦豪的绝对信任和毫无保留的资金支持,加速了郭建辉“为国造新药”梦想的实现。而郭建辉也用令人感佩的科学家精神回馈着这份信任。
开始创业后,杜锦豪就提出,不管药造没造出来,都确保郭建辉可以申领一个月5万元的工资。但老郭坚持认为,新药没问世,就不能拿这个钱。很长一段时间里,他一直采取工资报销制,今天早餐吃了一个包子,一个鸡蛋,拿去报销,明天出门打了一次出租车,再去报销。
2012年底,艾力斯终于成功研发了拥有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1.1类抗高血压药物阿利沙坦酯,并获得新药证书。然而,就在新药问世的几个月前,郭建辉因患癌症赴美国医治,不久后不幸离世。
这无疑是对艾力斯的重大打击。之后,一些产业前瞻分析文章对艾力斯的前景产生质疑:郭建辉离开后,杜锦豪这个医药领域的“门外汉”究竟能做出什么名堂?
拿到第一个创新成果后,杜锦豪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他很快将阿利沙坦酯新药技术转让给信立泰,获得8.2亿元资金。从此亲自穿上白大褂,投身肿瘤药赛道。没人能预知,在艾力斯的身上,“科学家建队伍,投资人定方向”这条合作思路会激起怎样的浪花。
充分用好郭建辉留下的团队,杜锦豪看准了肺癌靶向药这条研发管线。杜锦豪说,他是生意人,不能光讲情怀,不讲前景、不讲市场。“做药,也必须要有‘大产品’的企业家思维。”
“赚快钱不利科技领域发展”
在杜锦豪看来,这些民营企业一旦成长起来,必然会面临选择。尤其是投资方向的选择,不仅关乎自身发展,更关乎社会进步。
“现在大家都喜欢赚快钱,长期主义者少,这不利于科技领域的发展。当然,投资科技确实要有一颗‘大心脏’,今天艾力斯成功了,但很多成功路上的同道者只是未被看见。”杜锦豪说。
2021年3月,艾力斯自主研发的第二款1类新药伏美替尼二线治疗适应症获批上市,当年甲磺酸伏美替尼片销售额就超过2亿元。第二年,这个数字变成近8亿元,第三年近20亿元,第四年35亿元。曾经他闭着眼、不求回报砸进去的钱,现在又回到了公司的账面上,支持着艾力斯继续投入研发,并不断扩大研发管线,新建大分子研发团队和实验平台。
而今,艾力斯的提速发展又把这位古稀老人推向新的选择。杜锦豪也说出了许多民营企业家的终极目标:出海。
早在2021年甲磺酸伏美替尼片获批上市的同时,杜锦豪便已经开始盘算走出去的路径。“NewCo”模式成为艾力斯的选择——这是一种将特定的资产(如药物研发管线)作为核心,吸引知名基金等外部投资者融资,并推动这些资产的进一步开发和商业化的模式。
2021年6月,艾力斯与ArriVent达成伏美替尼的海外独家授权合作协议。目前,伏美替尼的海外注册临床研究稳步推进。不久的将来,海外患者有望轻松买到这款中国药。
来源:本文刊于2025年3月22日解放日报01版要闻